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分会主委在京培训
时间:2015-01-11 00:06:00   作者: admin

(供稿:许亚梅)2015110,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北京21世纪饭店举办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分会主委培训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马建中首先进行了提纲挈领的发言,中国科协学会、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领导进行了系统培训讲解。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洪净副秘书长、谢钟副秘书长主持。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陈信义主委参加了培训班,并认真学习、领会、贯彻了分会的职能及责任、管理工作重点。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宋军副部长讲座主题为“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中国科协把学会建设作为主体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顶层设计总体考虑: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服务发展为目的,持续支持打造一流学会集群;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在前期项目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整合、深化拓展;聚焦改革难点,特别是创新驱动助力、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等重点工作;争取三年稳定支持,采用以奖代补、后补助及重点支持方式。并对2015年学会学术工作提出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科技和科协工作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领导要把全国学会建设作为科协的主体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有关指示精神;以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以学会自身治理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程为重点,形成“1+7”的工作新格局;继承中发展、落实中提升,全面提升学会能力;支持学会在服务科技创新、学科引领、经济发展、政府与社会、科技人才方面改革突破,推动学会在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主战场更加奋发有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桑滨生司长,发言主题为“关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和治未病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思考”。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情况,截止目前,中华中医药学会现已发布指南422项,参与422项指南起草的单位总计有117家,分布于25个省:中医院为94家,大学为14家,其他为9家,其他包括研究所、杂志社等单位;北京、广东、上海、河南、江苏起草单位数占指南起草单位的47.01%2012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依托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工作,在财政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下,共安排修订158项诊疗指南。在财政部大力支持下,2014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6350万元,工作任务为制修订254项。254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项目中,修订项目为140项,制定项目为114项,其中,14项为民族医诊疗指南,涉及13个转科和分会。中医内科诊疗指南91项、外科诊疗指南14项、妇科诊疗指南20项、儿科诊疗指南24项、眼科诊疗指南10项、耳鼻咽喉科诊疗指南5项、皮肤科诊疗指南16项、肛肠科诊疗指南8项、骨伤科诊疗指南22项、肿瘤诊疗指南7项、中医整脊诊疗指南14项、糖尿病指南9项。中医“治未病”标准,现有标准21项,新制修订136项。目前,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起草方法水平不高、征求意见范围不够广泛、审查把关不严等问题和不足。建议分会成立指南工作组,工作组组成应体现学术代表性和权威性,体现地域广泛性,数量上不得少于5家,优先考虑以下单位:①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单位;②国家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③与指南相关的国家和省级重点专科专病和重点学科建设单位;④承担过与指南相关的国家和行业中医药科研项目并取得研究成果并获得各级奖励的单位;⑤参加过待修订指南制定工作的单位;⑥参加过与指南相关的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制定的单位;⑦与指南相关的学术团体的成员单位。指南完成交各分会组织专家讨论和审查后,报学会发布。

民政部李勇副局长针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的发展与管理进行了详细讲解。以持续发展和监督管理为两条工作主线。财政部、民政部已下发《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在购买民生保障、社会治理、行业管理等公共服务项目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向社会组织购买,鼓励社会组织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公共服务行业和领域;对社会组织实施有效的减免税政策。加强社会组织财务管理、规范社会组织商业行为、强化审计和执法监督。制定行业职业道德准则、规范行业发展秩序、健全行业自律规约、建立奖惩机制,以推进行业协会诚信自律建设工作。

中华中医药学会洪净副秘书长讲解了“分支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建设思路”。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人数18万余人(含地方学会),全国各地方中医药学会与中华中医药学会保持着密切的业务与工作关系。以科协“学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为契机、以“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 ”为指导、以提升学会服务能力为主线,通过分支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建设研究:促进学术影响力、增强会员凝聚力、提升社会公信力、激发自主发展力。学会分支机构主要职能为:学术交流、评价举荐、科学普及、维权自律、继续教育、承接转移职能。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5年度学会管理工作重点推进内容为:积极配合民政部等有关部门参与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全国性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办法”和“关于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 等相关政策的研制、修订工作。研制修订《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中国科协团体会员管理办法》以及中国科技类学术团体章程推荐文本建议 ,推进依法治会、按章办会。加强对学会的分类管理,按照政策引导方向进行改革的学会直接进行项目支持。探索创新对学会的管理体制机制。组织培训,解读最新政策。

中华中医药学会曹正逵副会长、秘书长,针对学会创新发展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刘平主任详细讲解了“关于分会管理有关规定的说明”。强调分会的正式名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某某分会”,开展活动时应使用全称,不得直接冠以“中华某某分会”字样,也不应使用“某某学会”的称谓。分会是在中华中医药学会领导下负责组织本学科领域学术活动的分支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分会的主要任务: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章程规定,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继续教育、成果评审、科技咨询等工作;负责分会组织建设及制定有关管理办法和规定;制定本届委员会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组织编写本学科(专业)年度学术发展报告、专家共识及专家建议;组织制定本学科(专业)技术标准、规范;总结通报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分会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认真听取本学科科技人员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并及时给予答复,或向有关部门反映;建立分会学术档案,编写分会活动大事记。并针对分会的组织管理、换届改选、委员增补、学术活动、评比表彰、反腐倡廉与财务管理进行了详细说明。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高颖系统讲解并演示了“立足临床实践、推进中医诊疗指南制修订工作”。指南编写、修订工作运筹流程,组织指南修订工作组、证据的补充、文献评价、汇总临床/实验研究文献结构性摘要表。指南修订的原则分为目的性原则(内容由制定目的确定)、可证实性原则。建议指南修订既注重科学性,又注意语言表达方式;对健康的益处、不良反应以及危险;列出不同选择;通过黑体字、下划线等使建议易于识别;讨论应用时可能遇到的来自组织的障碍。指南的修订与定稿时,注意征求意见,可采用专家论证会、专家咨询问卷、网络咨询意见;外部同行评价;编辑组评审;小范围试行:公布以前在最终使用者中试行,以进一步确定指南的真实性,并记录在案,可以在医院、初级保健诊所等医疗部门。指南的评价要素为适用性(首要因素)、先进性、合理性、编写规范性;评价内容为制定指南方法学、推荐建议内容、相关影响因素。外部评审专家要求不是参与指南制定小组成员,应有临床领域专家、方法学专家、患者代表参加,至少2位,4位为宜。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马融主任委员汇报主题为“创新工作思路,提升行业影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倪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汇报主题为“体质分会学术创新及其推广应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魏聪副秘书长汇报主题为“十年络学传薪火、创新整合促发展”。

我们作为年青的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2015年的工作重点为建立引导、激励和动态管理机制,推动血液病分会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坚持依法民主办会,不断深化改革,围绕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和卫生工作任务,开展各项活动。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中医中药并重,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诊治血液病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推动中医药治疗血液病的成果走向世界。